close

過年過得發慌,每天起床就是牌桌跟餐桌,好不容易在某個半夜終於失眠,得到了2個小時左右的電影時間!

記得那天半夜打開電視,轉到某台電影台首先看到的是天台,看了幾分鐘後興致缺缺便往後按了幾台,便開啟了這場追夢之旅 (其實應該是看別人追夢啦!)

海闊天空

片名:海闊天空-中國合伙人

導演:陳可辛

演員:鄧超、黃曉明、佟大為

預告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Lwg9I-xQlro

 

此部電影主要是在描述80年代(西元)開始,中國從鮮少人接觸英文,一直到西元2000年後,大家都在學英文的景象與成東青等三人所創辦的學校,從無到有的驚人過程。

故事中的三位主角分別代表新東方學校的三位創始人:俞敏洪、徐小平、王強。雖然取材來自他們,但電影中三位主角的個性卻與他們迥然不同,且故事的發展也與現實生活中有些不同,因此與其說是真實故事改編,不如說是陳可辛所創作的新劇本。而我想他寫出這樣劇本的目的,大概是為了要闡述中國大時代背景的變化與當時年輕人的奮鬥精神吧!畢竟現在的大陸年輕人,就活在這樣變化的結果底下啊!

 

一般人看完這部電影的感覺幾乎都是:人生有夢,築夢踏實。但在我看來,這部電影不單單是要講這件事;而是像我上述所提到的「大時代背景的變化」。而我尤其喜歡這樣的題材,例如《女朋友,男朋友》除了闡述三人的關係外,時代背景從髮禁時代到社運抗爭的過程,也非常吸引我。而當然,除了講「夢」,講「時代」,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講「友情」,三個從學生時代就非常要好的死黨,最後一起辦了這間學校,理念如果合的話這部戲也就不用拍了,當然就是不合嘛!光看海報也知道三個人是完全不同個性的人,但也因此才能迸出這樣激勵人心的故事,以及中國現在的英語學習環境。

 

中間的劇情就待大家自己細細品味了,沒有太多的明示暗示手法,連年代都是直接打出來讓你知道。唯一比較關鍵的是1988年,這一年其實中國發生了很多事,我想這與劇情應該多少有一點關聯,因為成東青、孟曉駿都是在這一年遇到難關而有很大的轉變。其他諸如被開除、辦學校、被控訴等等,我覺得都在講同一件事情:學語言

(以下有雷)

海闊天空

學英語其實在華人世界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從小我們便被要求從英語的環境中成長,不成功便成仁,學不好英語等於拿不到好工作,這是當時大人們告訴我們的。但語言還是一項工具,劇中孟曉駿因為不是生物系的學生,所以丟掉了實驗室的好工作。但我們學英語的模式就像中國人那樣,制式化,用考試的分數來衡量一切。這也是為什麼新夢想(電影中成東青三人所辦的學校) 會成功的原因,他們用了很不一樣的方式來教英語,使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但問題來了,為什麼華人需要這樣的學校?因為中國人被考試壓得死死的,每天要背一大堆東西,但真的要活用時又無法派上用場,有多少人遇到外國人能夠侃侃而談?其實這不只是在中國,而是整個華語世界都是如此,包含我們臺灣。成東青在最後與美國公司開會時把這一現象告訴美國人,而美國人對中國的既定印象也是如此,因此認定中國人無法脫穎而出。沒錯,我們華人需要這樣的一項突破,用西方的思維來突破西方對我們的迷思。不過除了上述表面上看起來的劇情外,我想導演在這齣劇中想諷刺一個現象:「盲從」

成東青忙著追隨孟曉駿的腳步,孟曉駿忙著追隨美國人的腳步,而學生著忙著追著成東青的腳步。

孟曉駿成功了嗎?沒有。

成東青成功了嗎?有,但他的生活卻失敗了。

王陽呢?他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冷冷看著這一切的發生,最後他先結婚了,最頑皮的人最先結婚,而他從沒追隨任何人的腳步。

我想這是電影中最妙的地方,孟曉駿一開始就叫大家不要一直執著在方法、思潮,但最後他還是執著了─上市。反而成東青跟王陽卻比他還要飛黃騰達,但成東青卻活得不快樂,反倒王陽成了三人中最快樂的人。我想你我都需要這樣的精神,找到自己的那條路,找到自己的方法,停止盲從,學習出來反抗,學習活出自我,即使跟最好的朋友開公司,你也是最成功的那位;即使追不到夢,你也正在追夢的路上。

如果額頭終將刻上皺紋,你只能做到不讓皺紋刻在你的心上。」

這是第一次寫影評,還請多批評指教,謝謝!

 

最後我覺得這裡還不錯:海闊天空21句經典台詞

 

 

 

 

 

arrow
arrow

    威力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